获评!第八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
发布于:2023-03-08 00:00
来源: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轨道集团
编辑:周苾媛、田薇琳
责编:王建勋
终审:陈伟红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雷锋精神”,践行服务城市公共交通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为激励先进 树立典型

重庆市委宣传部命名

第八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

和岗位学雷锋标兵

重庆交通开投集团


获评2项荣誉

第八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

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两江公交820线

 

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两江公交820线现有营运车辆28辆,职工64人,从重庆北站北广场开往杨家坪上江城,全线职工秉承“服务至上、乘客第一”的服务宗旨,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文明号”,重庆市“十佳公共客车”“重庆市杰出青年文明号”“重庆市优秀青年文明号”“重庆市十佳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现为重庆市公交集团四星级标准化文明线路。

 

旗帜鲜明讲政治 学习雷锋精神

公交820全国青年文明号线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线路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1年以来,820线依托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历史时刻先后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车厢、团史学习主题车厢,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车厢,以移动的城市风景线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以车厢为载体的宣传教育场所,为雷锋精神的扎实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团员青年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 

 

争做时代新人 践行雷锋精神

820线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信条,把乘客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该线员工每年到学校、社区为学生、老年人群等群众宣传安全乘车知识,在开学季、智博会、节假日期间到重要站点维持乘客乘车秩序、保障乘客乘车安全;积极参与重庆“山城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员工进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帮助她们打扫卫生、修剪头发、清洁洗衣等,到孤儿院关爱孤独症儿童,与她们开展游戏互动、课程辅导等慰问活动;同时,该线已连续15年持续开展乘客需求调研及线路服务明星创建活动,并依托活动培养、锻炼出一批优秀服务标兵,如待乘客为亲人的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正良、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无畏病毒到社区免费为居民理发的重庆市岗位交通服务明星刘祥侠等,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真、善、美的雷锋精神。

王正良(左四)带领820线班组成员利用休息时间到敬老院慰问老人

 

打造文明窗口 发扬雷锋精神

820线在各项学雷锋活动中常抓不懈、扎实深入,员工们拾金不昧、乐于奉献,让文明真正融入血液、铸入灵魂。自今年以来,该线路累计发生拾金不昧、护送老年人、学生回家等好人好事被乘客来电表扬上百件;他们主动在车厢里添置方便袋、小药瓶、导游图等便民服务项目,开展“意见簿上车、争创标志上车、针线包上车、投诉电话上车、方便袋上车、天气预报上车、路条上车、急救药上车”等“八上车”便民活动,进一步汇聚起社会正能量,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固的道德支撑。

820线驾驶员杨铃翔伸出援手帮助行车路上摔倒老人,受到央视新闻报道

 

第八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童家院子

单轨车大修车间研发班工班长黄德勇

 

黄德勇是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童家院子单轨车大修车间研发班工班长,多年来,他立足本职、建功岗位,在轨道交通技术攻关、自主创新之路上砥砺前行,发扬了雷锋式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成为重庆轨道交通的工匠名片。

黄德勇身材纤瘦,戴一副方框眼镜,从他的目光里,透露出的不只是岁月的沉淀,还有对维修工作的执着。他是黄德勇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负责人。

黄德勇调试综合试验台  图/李凭钱

2007年,黄德勇进入重庆轨道集团。“当时重庆的单轨刚刚起步,我们都需要从零学起。如何让单轨系统适应重庆环境,成为当时我们需要攻克的首要难题。”黄德勇说。

从这时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雷锋精神就在黄德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笔记本随时不离身。那时很多单轨的技术都来自国外,需要不断研究,才会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每次遇到不懂的,黄德勇就在笔记本上画下原理图,一个本子100多页,他每个月要画四五本,持续了两三年,共画了200多册。

下班后,他还照着机器绘图,趴在车厢上看哪根道有几根线,如何搭建才能保证正常运行……黄德勇说,当时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进口,说明书上全是英文、日文。他一点一点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导出,如今日文产品的说明书他基本都能读懂。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在技术上愈发成熟,许多故障一看就知,也因此获得“活地图”的称号。

黄德勇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开展单轨核心技术攻关,他与团队一道,对重庆单轨2号线车辆辅助供电单元、3号线列车基础制动单元、3号线德国产司控器进行技术优化,降低了单轨列车的故障率,将需要返厂解决的问题变为自主解决;改造研发的重庆单轨2号线单司机制模式,每年为重庆轨道集团节约人力成本上千万元;自主维修进口VVVF(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板,通过优化原电路设计,延长设备寿命50%以上,节约维修费用950万元。可以说,黄德勇为重庆单轨实现国产化、重庆跨座式单轨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重要贡献。

黄德勇还将技术革新与攻关的经验进行总结,完成编著3册,编写论文9篇、标准及教材33册,包括我国第一部国家单轨行业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工》。这些资料填补了国内单轨维修技术空白,为单轨维修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黄德勇与团队研发、改造的工装大大提高了单轨检修工作效率,不少成果还获得专利授权。其中,单轨车司控器试验台可以快速准确判断司控器好坏,成为行业领先的检修利器;走行轮救援工装在同条件模拟测试中,将需要9小时完成的救援工作缩短到18分钟,救援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截至目前,黄德勇带领团队累计开展技改及创新成果58项,攻克技术难题10项,成果转化15项,专利23项,为重庆轨道集团节省资金约6000余万元。

“我要时刻以雷锋为榜样,践行雷锋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对黄德勇来说,获得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是一份荣誉,更是激励,他将继续在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之路上奉献、创造、发光、发热。

 

学习雷锋好榜样

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在城市公共交通熠熠生辉

 

TOP